本文目录一览:
- 1、存在感很低的古都洛阳,7次为都2处为世界遗产,为什么至今依旧是个4线城市?
- 2、有十三朝古都之称的洛阳,为啥旅游业发展没有西安好?
- 3、同是古都,为什么现在洛阳的发展没有西安好?
- 4、洛阳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为何如今沦为三线城市?
- 5、洛阳古都的历史发展是什么样的?
存在感很低的古都洛阳,7次为都2处为世界遗产,为什么至今依旧是个4线城市?
洛阳古都,是非常有历史文化底蕴的一个城市。但是说历史文化的底蕴并不能代表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早在秦朝的时候,这个地方就曾经做过古都也算是悠久的历史了。但是到了现在,文化遗产很丰富,也多次被国家评定为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之一,但是经济却没有发展起来,我觉得经济发展不起来有很多的原因与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程度,经济环境的开放性,以及当地的一些政策变化都有关系。
一个城市要想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交通,交通发展起来了,才能去做别的工作。建设工厂,开展旅游业,开展服务业,很多很多其他的地方才有了发展的基础,交通是第一要发展的东西,洛阳的交通,谈不上特别发达,只能说和国内的基本城市,二三线城市,差不多,所以说这种交通程度很难让它有发展的基础。
它的文化底蕴也更多的是历史上的一些东西。比如说秦始皇墓,这种历史文化上的东西,他并不像一些古城一些能够让人放松的地方,历史在人们心中是一个很沉重的东西,而且绝大多数人不会为了看一个兵马俑,千里迢迢的去西安,所以他们的旅游产业还不够丰富,产业链还不够长,一些旅游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没有吸引到更多游客,没有人流量就赚不到钱,经济就发展不起来。
与当地的招商引资政策,交通环境,经济开放性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它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西安是一个内陆城市,我们的沿海城市,沿江城市都能够大力的发展水运,交通很方便,但是西安这个城市,想通过陆运的方式大力发展经济,就要更注重交通,恰恰相反他们的实际交通变通达度,没有那些二三线城市高,所以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
有十三朝古都之称的洛阳,为啥旅游业发展没有西安好?
洛阳古老的文化艺术节实际上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因为一个明显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古代文化艺术节的起点是好的,但谁也看不出实现它的渠道在哪里。 如果一场全民狂欢总是以劳力和财富的形式出现,那注定是县城昙花一现。 之后,古老的文化艺术节将逐渐淡出大众的视野,再与羲之重逢。 平行小规模,形态不定,在互联网尚未发展的时候,就成为外商了解洛阳和洛阳的窗口。 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南门入园仪式,是古代文化艺术节的一个缩影。 从洛阳古文化艺术节的变化可以看出,洛阳的招客方式并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样。 十三朝古都品牌成立,游客顿时蜂拥而至。
十三朝古都之名,只是洛阳旅游资源的加分项,却是历史文化名城。 它的吸引力来自足够坚定和足够响亮来讲述这里发生的事情。 洛阳确实享受到了历史人文的红利,但也正因为如此,不可否认的是,后来的洛阳人对历史人文进行了重新提炼和重新整合。 问题是关于旅游业的发展。 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喜欢谈论一些论坛会议的地点。 它似乎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这件事的性质与古代无关。 这直接关系到你讲石头故事的能力和规划旅游发展的能力。 想请问各位,作为热门旅游城市的常客,重庆是几朝古都,成都是几朝古都,昆明是几朝古都,西安是几朝古都。 几十年来一直在努力吸引游客。 喜欢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洛阳。 古代文化艺术节是首次举办此项活动。 当年,整条东街都关闭了,还组织了古色古香的花车巡游。 晚上,南门体育馆有烟花表演和电视直播。 当时我家住在东关正街。 步行到市区需要几分钟。 我仍然对盛大的场合印象深刻。 城里几乎所有人都涌向了东街。 我和爸爸在建国路附近观看了游行。 我们在那里是因为人太多了。 进城的人已经以建国路为界,不准往钟楼方向行驶。
世界历史名城联盟,世界历史名城联盟成立于1987年,由姊妹城市日本京都洛阳发起。 联盟目前有66个国家和地区的119个城市为会员城市,其中主席城市1个,副主席城市2个。京都是联盟的主席城市,洛阳自加入联盟以来一直被选为副主席城市。 通过这个组织,洛阳市与各成员城市进行了密切交流,提升了洛阳市的国际知名度,促进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中国洛阳、南京、郑州、成都、扬州、台南、无锡、都江堰等均为联盟成员城市。 真心劝洛阳不要大力发展旅游业。 以洛阳最热门的旅游景点曲江模式为例。 斥巨资兴建大唐美园和大雁塔南北广场,目的不是为了收10.02万张门票。 这种收入水平甚至可能不足以支付利息。 真正的盈利点是把周边城中村全部打造成豪华高档住宅,打造有景区的富人区,在陕北乃至西北地区收割一波土豪。
许多地方遵循前三个步骤,但很少有地方遵循第四个步骤。 关键是他们不能像西安一样利用省会和区域中心来收割全省乃至西北的傻瓜。 很多地方失败的原因是摊位太大,傻子不够多。 毕竟洛阳不是郑州。 斥巨资建设旅游景点后,真看不出它的收获能力。 问洛阳旅游为什么不好。 发现有些词与主题不符。 旅游收入需要客流和人来。 地方政府需要有良好的经济,愿意在重建、交通、宣传、配套服务等综合因素上投入。 比如郑州本身的经济和交通都很不错,出行也很舒服。 此外,郑州交通十分便利,还有少林寺、黄河风景区、二七纪念塔,以及周边的商场。 另外,近年来,每年都举行黄帝故里大典,也很不错。
延安黄帝陵虽然历史悠久,年年祭祖,但旅游收入确实很差,周边交通也不是很好。 景区周边没有居民,也没有商铺,设施也不是很完善,但遇到了当地一位卖苹果的老太太。 他提着一个布袋,走到我面前问我要不要买几个。 只有一个高铁站,黄陵南站。 当时,车站工作人员带我大约十分钟到一个山坡上坐火车。 很不方便。 住宿 我去住在延安市区。 简单来说,新疆人可能不多,但新疆真的很美很强大。 很多地方真的比5A级景区还要美,但是在新疆,连景区都算不上。 如果有一天在上海的某个地方找到一栋老房子,我们会建一个文化体验中心。 收入基本高于新疆4/5A景点。
我说的是洛阳。 由于战争,特别是抗日战争,洛阳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再加上“一五”计划的实施,洛阳古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洛阳却意外地保留了城内为数不多的城墙。 国家。 如今,洛阳市区仅存白马寺和龙门石窟。 郑州还有一处古迹,少林寺和嵩山。 我经常想,如果洛阳是河南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的经济总量,武汉的大学和研究所。 再加上黄淮海平原人口密集,中原铁路交通便利,洛阳的旅游绝对不会比洛阳差。
希望两个城市都能发展好,尤其是洛阳。 一是将地铁2号线延长至北滘机场,同时扩建北滘机场,增加国内外航线。 如果能撑起几所像样的大学,解放军工程大学洛阳外国语学院完全可以交给洛阳,堪比西安外国语大学。 又如河南科技大学,将冲击双一流大学。 洛阳师范大学也应该升格为洛阳师范大学,组建另一所神都大学。 当然,当务之急是吸引企业,吸引人才和人口,否则榆林和襄阳势必被超越! 只有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政治地位提高,才有更好的资本出卖自己。 否则一切都是浮云! 归根结底,它只是开封郑县西部的另一个六朝古都。 否则,就算有地铁,客流的强度也会比洛阳还要可怕。
同是古都,为什么现在洛阳的发展没有西安好?
前一段时间,去了一趟洛阳古城,洛阳给我的印象,总体来说,还算是不错的。虽然没有北京,西安这样的大气磅礴,但是在古城内,依然能感受到古色古香的氛围。
有朋友说,这些看起来古色古香的建筑,其实都是这些年,陆续新建起来的,破四旧那些年,洛阳城里的许多古建筑,都已经陆续被摧毁了。对于朋友的这种说法,其实在此之前我早有所耳闻。因为在中国所有的城市里面,无论是洛阳还是南京,亦或是西安北京,古建筑的翻新,已经不算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换句话说,现在几乎所有的城市古建筑,大多数都是后来新建的,真正原汁原味的古建筑,讲句实话,已经是凤毛麟角了。今天的洛阳,与今天的古都西安,其实就历史遗迹而言,大差不差,旗鼓相当。但是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同样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千年古都,为什么洛阳没有西安那么红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分别问过西安和洛阳的朋友。
就朋友们的回答,我整理如下,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西安是省会,而洛阳不是
众所周知,西安是13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甚至在世界历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古都洛阳呢?同样也不俗,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在过去,先后也有十几个王朝在洛阳建都。
所以就过去而言,洛阳与西安的地位,其实差别不大。而如今,无论是两者的地位还是知名度,都不可同日而语。讲白了就是,如今的洛阳,远远没有西安那么红。究其原因,有朋友说,是因为西安现在是陕西省的省会,而洛阳不是,如今的洛阳,只是河南下面的一个地级市。
虽然历史上洛阳是十多个王朝的古都,但是现在,洛阳已经从古都,沦落为一个普通的地级市了。
所以,就目前的城市定位而言,很明显,西安,要略胜一筹。如今的西安,不仅是陕西的省会,还是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假如,我们说是假如,现在的洛阳,是河南省的省会,那么,毫无疑问,洛阳的地位,绝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甚至我们有理由相信,洛阳的地位,以及知名度,远远在西安之上。但是,这些只是假如,仅此而已。
二:西安比洛阳,更重视文化创意
值得一提的是,就目前而言,西安不仅在地位上比洛阳要重要,在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程度上,很明显,西安也比洛阳更胜一筹。
我曾经去多个城市做过调研和考察,发现西安这座城市,是一座很特别的城市。之所以说它特别,是因为他对文化创意非常重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吧。每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从西安这座城市,都会诞生许多与文化相关的网红现象。比如早些年,很有名的摔碗酒,再到后来的不倒翁小姐姐。
几乎每一个从西安诞生的文化创意,都会成为闻名全国的爆款。西安这种特殊的,甚至说是与生俱来的文化创意,不是哪一座城市所能比拟的。甚至连北京,南京这样闻名全国乃至闻名全世界的古城,都无法匹敌。曾经,我在南京考察的时候,南京的一位朋友,就曾说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他说:论会玩,咱中国没有哪一座城市,能有西安和重庆这么会玩,但是,相比较而言,西安,玩的更有魅力和味道,玩的更有文化气息。或许,这就是西安的魅力,这就是西安的软实力。这种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不是哪一座城市所能比拟的。或许,这就是西安略胜于洛阳的原因之所在。
洛阳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为何如今沦为三线城市?
华夏文明5000多年,西安、南京、北京和洛阳为中国记载的四大古都。但有一个地方,它既是世界最有文化的城市,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它有牡丹之城的美誉,也有十三朝古都的称号。这个地方就是处于河南省,黄河地带的洛阳。 但是九朝古都洛阳在唐朝后便开始没落了,究竟是为什么呢?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华夏人口逐渐增多,到两汉时期,全国人口已突破五千万,这也就意味着长安,洛阳,若要成为帝都就必须扩大到空前的规模,也要承载更多的人口,这样就超出了长安与洛阳的承载能力。
京杭大运河荒废,洛阳交通优势衰落。唐中期后,节度使割据,各地区间各自为政,导致京杭大运河逐渐的破废,加上唐朝灭亡,直接导致了这个地方的落末。而在这之后的几代人都视图想拯救这个地方,但是因为被荒废太久,失去了这个城市的价值,反而临近的开封却乘机崛起。
北方战乱频繁,洛阳经济衰败。魏晋南北朝以来,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开始了第一次的南迁,南方经济得到了发展。随后的安史之乱,洛阳更是被战乱严重毁坏,人口第二次南迁也随之到来,到了宋代南方经济更是超越了北方,而后南宋更是定都临安,北方长期被少数民族占据,洛阳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来说洛阳除了历史能够发展旅游业还有什么?苏联在洛阳建立过拖拉机厂、轴承厂、矿山机器厂和热电厂等。后又把铜工厂和柴油机工厂的工程给了洛阳。但却没有一个项目突围而出,带动洛阳的经济。
洛阳一直以来都努力地想摆脱重工业的影子,只想发展轻工业;但是事与违愿,发展来发展去,重工业反倒越来越重,轻工业却越来越轻。这便是洛阳近年来发展的悲哀。
但现在,城市想要发展,不能仅凭单一的产业来带动经济,这样只会显得自己太过固步自封了。对于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增强其他产业的经济实力并举是很重要的。
洛阳古都的历史发展是什么样的?
洛阳位于黄河中游以南的伊洛盆地,东有虎牢关险地,西有函谷关要塞,北依邙山,南对龙门,伊、洛、餭、涧等河蜿蜒穿行其间,自古就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的说法,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建都立国的理想之处。从公元前770年开始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朝代先后在洛阳建都,因此它有“九朝古都”之美称。从东周到后唐,在长达1000余年的时间里,洛阳都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都曾活动在这里。
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的祖先就在洛阳一带劳动、生息。远古传说中,有一个“河图洛书”的故事,说的是伏羲氏从黄河里得到一张画有八卦的图,能预知先兆,推算吉凶;大禹在治理洛水时,得到一块刻有文字的龟壳,上面以九为最大数,他就把天下分为九州。另外,还有黄帝、尧、舜曾在洛水一带活动的传说。这些表明,在原始社会时期,黄河、洛水一带就存在着文化相当发达的氏族部落。从考古发现看,大约在六七千年前,洛阳一带就已进入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在5000年前父系氏族公社已经形成,当时伊、洛、鳇、涧两岸,散布着许多原始部落。
洛阳城市的真正兴起,始于周公营建洛邑,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了周朝,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周武王曾打算迁都洛阳,但由于他很快就死了,没有如愿。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后,政权由周公掌管。不久发生了以武庚为首的商朝贵族叛乱,周公经过三年东征,镇压了武庚叛乱。此时,他更加意识到洛阳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于是他请求周成王迁都洛阳,得到成王的同意。他派人把九鼎(一种象征王权的重器)从商朝旧都殷(今河南安阳)迁到洛阳,作为定都的前奏。周公和召公动用了大批奴隶经过艰苦的劳动,很快营建好了洛邑。自此,西周有了两个都城,西边的镐京称为宗周,东边的洛邑称为成周。事实上,周公营建的洛邑有两座城池:西面的一座叫王城,方圆有30里,建筑井然有序,四面各有3门,共12座门,城内有经纬道各9条,王宫筑在中央大道上。左边是宗庙,用来祭祀祖先;右边是社稷神坛,供王登基典礼和祭祀天地神灵之用。前边是朝会群臣诸侯的殿堂,后边是商业市场。由此可见,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的城市建设已有了较合理的布局。全国解放后,为了保护古代遗址,在这里开辟了一个王城公园。东面一座叫成周城,略小于王城,又名下都,位于王城以东10多公里的地方。史书上有“城内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的记载。春秋的时候,周敬王曾逃到这里避难,并加以扩建。后来成周城曾是东汉、曹魏、西魏、北魏四个朝代的都城。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历史上称为东周,这是正式在洛阳建都的第一个王朝。东周时代的洛阳,有“天下名都”之称。这里住着许多手工业奴隶,设有许多宫、私作坊,手工业相当发达。近年来在洛阳一带就发现了制陶、石料、骨料、铸铜等作坊遗址。作为西周陪都和东周都城,洛阳揭开了其城市发展历史的序幕,而且为古代中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秦朝时,统治者在洛阳置三川郡。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初期,曾在洛阳建都5个月。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军曾先后占据洛阳,洛阳还一度做过更始政权的都城。直到东汉时,洛阳才又成为统一的封建国家的首都。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定都洛阳后,首先兴修水利,在京城挖了一条阳渠,又派人整治了汴河。这样,洛阳的漕运便与鸿沟水系相连。江淮地区的粮食可以沿河直送京都,使东汉王朝有了较稳定的经济基础。东汉洛阳城是在周代成周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这座古城有12座城门,城内的主要建筑是南北二宫,皆金碧辉煌。宫城以外,有纵横24条大街,每街都设有两个街亭,负责管理。明堂、辟雍、灵台,是当时洛阳城郊的三大重要建筑,分别作为祭祀祖先、皇帝行礼和观察天象之用,规模宏大,雄伟而又庄严。当时洛阳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都市,城市有三个交易市场,“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伪巧,充盈都邑。”当时洛阳设有东观、白虎观、平乐观、兰台、石室等藏书馆和研究机构,城南设有最高学府——太学,学生多达3万多人,里面讲堂宽阔,仅学生宿舍就有1000余间。东汉末年,战乱不断,洛阳被董卓焚烧,东汉以来经营150多年的一代名城被毁于一旦。
曹魏、西晋都以洛阳为都。魏晋洛阳城是在东汉都城的废墟上兴建起来的。经过魏晋统治者的多次整修和扩建,洛阳又恢复了昔日的盛况。当时城内的主要建筑有宫城和金墉城,人口也逐渐增加到11.44万户。西晋统一全国后,经济有所发展,京都洛阳物质丰富,商业发达,富商大贾很多,连一些官僚贵族也经营商业。
西晋灭亡后,北方陷入了五胡十六国的长期动乱之中,洛阳又一次遭到毁灭性的破坏。494年,统一了北方的北魏孝文帝把首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北魏时的洛阳城,是在魏晋都城的基础上重建的,规模比魏晋时更大,史书称其“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宫殿集中建在旧城中部稍偏西北的地方。宫城以外修建了322街坊、220里弄,全城有10.9万多户。有三个热闹的市场,其中四通市是国际贸易市场,这里住着万余家从中亚细亚以及大秦国来的商人。北魏盛行佛教,洛阳佛寺林立,多达1300多所。位于宫前御道西的永宁寺和东汉时创建的白马寺最为著名。永宁寺内有一座高达60丈的佛塔,几十里外都能看见。位于洛阳城南25里的龙门石窟也是北魏时开创的,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宋诸朝,相继大规模营造长达500多年。龙门石窟艺术绚丽夺目,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但魏孝文帝死后不久,北魏王朝瓦解,兴隆了40多年的洛阳再次遭到践踏而变为废墟。
隋唐两代,我国的首都是长安,但洛阳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隋炀帝派杨素和宇文恺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征夫200万人,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正式完工。隋代东都是洛阳历史上最宏伟壮丽的一页。城郭周长50多里,由宫城、皇城、东城、含嘉城、圆璧城、外郭城等组成,城内有103个里坊,纵横各10条大街,有丰都、大同和通远三市,“市四壁有四百余店”,“招致商旅,珍奇山积”。城西建有西苑,周围200里。显仁宫富丽堂皇。据记载,当时洛阳的人口已经达到百万以上。隋代东都是南北大运河的中枢,北通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粮食、丝缃和各种物资可以通过水上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源源不断地运到咨阳。洛阳既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繁华都市。
唐初以洛阳为行宫。自唐太宗起,洛阳先后被称为洛阳宫、东都、神都、东京等,皇帝常来比居住。唐代有6个皇帝曾先后移都洛阳,历时40多年。女皇武则天在洛阳居住的时间最长,唐玄宗也曾居住10年之久。可见唐朝是以长安、洛阳两京并重的。唐时的洛阳,在隋代东都的基础上曾设了许多壮丽奇伟的建筑,比较著名的有上阳宫、上林苑、明堂、铜铁天枢等。唐代诗人王建是这样赞美胜似仙境的上阳宫的:“上阳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宫处处流”;“曾读列仙王母传,九天未胜此中游”。明堂又叫万象神宫或通天宫,是武则天朝会群臣之地。武则天还在城南和城北分别修建了兴泰宫和避暑宫,用以游玩赏乐。唐代洛阳商业贸易极其发达,城市内有南、西、北三个贸易市场,特别是北市,聚集了中外的富商大贾,商船、车马众多,时常阻塞道路。
洛阳齐云塔唐朝灭亡后,中国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在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为时短暂的政权。其中前三个王朝都曾先后在洛阳建都,后两个王朝也曾把洛阳作为陪都。北宋时以洛阳为西京。宋太祖赵匡胤对洛阳的宫室、城郭、漕渠都多次进行修葺,因而北宋时的洛阳仍然具有相当大的规模。这个时候的洛阳尽管在政治、经济地位上没有先前那样重要,但却是全国的学术文化中心。
金代和元代,洛阳遭到了严重破坏,隋唐以来的城郭宫室已难觅其迹。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曾把他的儿子朱彝分封到洛阳,称为伊王,同时,在城东北部兴建规模宏大的伊王府。后来朱元璋又把福王朱常询封到这里,迁封伊王于汝州。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曾攻占洛阳。
洛阳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历代科学泰斗、学术流派、鸿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照耀史册,灿若繁星。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的产生和发展与洛阳密切相关,中国四大发明与洛阳息息相联,自古以来,墨客骚人云集,有“诗都”之称。周易八卦在此发祥,老子在此著《道德经》,孔子问礼至此,三班(班彪、班固、班昭)在此修成《汉书》,司马光在此编成《资治通鉴》,张衡在此发明浑天仪、地动仪等;虞初的《周说》,陈寿的《三国志》,许慎的《说文解字》,欧阳修的《新唐书》等鸿篇巨制,也无一不得助于洛阳这块沃土。东汉的“洛阳太学”学生逾3万人,为当时世界之最;晋人左思的《三都赋》名声之噪,曾使“洛阳纸贵”。曹操、曹植、曹丕三父子,程颢、程颐二兄弟,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等无不在此留下享誉九州的名篇;大诗人杜甫、白居易、李贺、刘禹锡等,或生于此,长于此,或游历于此,终老于此,留下了多少千古绝唱。
标签: 洛阳古都发展2022年债权系列